從五個場景,看智能家居如何“秒殺”傳統家居!
近幾年來,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,智能家居產品已經逐漸替代了傳統家居,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高端化智能產品帶來的便利。但是,也有一部分人仍然不能擺脫陳舊的思維,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出現。
他們認為,智能家居只是虛有其名,并不能為生活帶來多大的便利。那么,智能家居到底實不實用?它與傳統家居的區別究竟在哪里?
看智能家居VS傳統家居,帶你走進現實生活中去感受智能科技的高效與便捷。
6:30 起床
傳統家居:鬧鐘已經在床頭響了好幾遍,不耐煩地按下擾人的鬧鐘,在昏暗的臥室里蒙頭又是一覺。醒來后,早已經過了上班的時間。
智能家居:美好的清晨,預設好的智能終端準時開啟起床模式。伴隨著舒緩的音樂旋律,智能聯動的隱藏式一體化智能窗簾自動緩緩打開,和煦的陽光灑滿臥室,室外溫度、天氣狀況一目了然,讓您從美夢中優雅地醒來。
8點出門
傳統家居:眼看上班就要遲到,可是突然想起家中電器都還沒關,開著一天浪費不少電費。你不得不上樓把電器挨個關閉,來來回回十分鐘過去了。出門后,還總是放心不下家中安全,時刻憂心著家中會遭遇陌生人入侵。
智能家居:當離家或出門辦事時,手機啟動離家模式。家中的電視、空調、燈光、窗簾等設備自動關閉的同時,智能安防系統(智能網關、門磁、紅外、攝像頭)進入布防,時刻智能監測家中狀況,主人還可以通過手機實時遠程查看家中狀況,隨時掌握家中信息。
15點出門
傳統家居:正在公司開會的你,看到窗外的暴風驟雨,這才想起臨出門時忘記關閉臥室門窗。無奈自己不能立刻走開,只能一邊開會一邊干著急。
智能家居:當在公司工作時,家中陽臺戶外天氣感知系統實時監測室外天氣情況,雨雪天氣可以聯動推窗器自動關閉窗戶,并向用戶發送消息通知。
19:00客廳觀影
傳統家居:電視上播放著自己最愛看的電影,演到精彩之處卻感覺客廳燈光太亮沒有氣氛,只好起身跑去關燈。沙發靠著不夠放松,卻無法按身體的需求調整最想要的姿勢。
智能家居:晚飯后,舒適地坐在沙發上與家人朋友一邊聊著天,一邊打開手機APP,將智能沙發調整到最舒適的角度,并調暗客廳燈光照明系統。伴隨著家中投影幕的緩緩降落,完美的家庭影院氣氛立刻被營造出來。
21:00 臥室就寢
傳統家居:勞累了一天,回家倒頭就睡。睡到半夜還要起身去關燈、關窗簾,等再回來時已經困意全無,只能重新醞釀睡意。周末,在床上想刷個電視劇,時間久了渾身不舒服。
智能家居:當困意來襲時,點擊智能開關面板的夜間就寢模式,窗簾、燈光全部自動關閉。在你安心睡覺的同時,安防系統進入夜間監測狀態,智能攝像頭自動錄像,時刻監測著家中異常情況。甚至一些智能床有防止打鼾功能,0壓力模式,讓你整夜好眠。
隨著智能化的迅猛發展,越來越多的家居開始引入智能設備,打造系統化的家庭場景模式。就像達爾文的進化學說所表述的那樣,落后的事物最終會被先進的事物所取代,家居行業也是如此。
智能家居致力于解決用戶生活痛點,用智能解決生活瑣事的困擾,為用戶帶去實實在在的便捷與舒適。